基础位移:指的就是成本谷底或者是成本峰顶的偏移,英文叫BPR。BPR是一个阶越函数。如果运算股价运行的上升趋势,则应计算股价偏移成本谷底的格数;如拟把握股价运行的下降趋势,计算的参照点则在成本峰顶。成本峰顶是绝对成本均线的阶段高点,下降趋势中的股票,其当前股价一般低于成本峰顶,因而BPR值一般是负的。所以,BPR的市场含义分成两个部分:如果是正值,表明的是主力最大可能的浮动盈利;如果是负值,则计算出的是市场最大可能的浮动亏损。BPR是根据相对中文词意的英文单词缩写而成的,中文应叫基础位移。 绝对成本均线代表着市场的整体成本状况。如果股价处在这条均线附近,其市场含义是投资者的投资持平。换句话说,股票价咯接近投资成本,但是股价并非必须完全等于成本均线才具有特殊性质,绝对成本均线会影响价咯的范围,这个范围叫市场成本区。在这个区域内,投资者近乎不赔不赚。 我们定义绝对成本均线上方一格与下方一格之间的区域为市场成本区, 图1:由于东方明珠这期间的均线近似是一条直线,所以用两条浅蓝的直线代表市场成本区的上下边界。通常情况下,市场成本区的边界形状和绝对成本均线是一样的,它们构成一个通带。 在活点地图中我们讲了BPR 指标,这个指标的计算与成本谷有密切的关系。成本谷底是一个特殊的价位,对于日后的升幅来说,股价的成本谷底可能是主力的最低成本。虽然主力的平均成本一般很难贴到股价的最低位附近,但它可以影响公众投资者对股价高低的心理感觉。实际上由绝对成本均线确定的成本底,才是市场真正的平均持股最低成本。如果股票处于主力高度控盘状态,由于主力在底部吸纳了大量的筹码,所以市场平均最低成本基本近似于主力最低成本。又由于主力拉高股价需要在渐升的位置上增加仓位,所以主力最终的平均建仓成本,要比成本谷底高一些。 其实上述理论的绝对实用价值只体现在庄家时代,诸如在1999或2000年。那时的控盘主力不获得六格的浮动盈利是不会收手的,而现在的情形要复杂得多。由于庄家时代的终结,所以既便主力参与的股票,也并非能成为其翻倍的充分条件。所以我们在不断完善主力分析工具的同时,还在不断开发其他工具。但无论如何,与主力在相同成本持股并不算错,起码错误的概率要小得多。 经过本人多年的实站经验总结:主力资金要BPR(主力最大盈利)至少3格以上才会启动牛股行情,如果是超级牛股的话,要到5个以上。 本指标体系包含三大指标:疯牛日线(主图)、超牛行情2(副图),超级疯牛2(副图)以及根据三大指标进行综合编辑的选股指标:进攻吸筹(可进行预警,满足条件的即时价位算起,涨幅达1.5%时即发出预警信号)和以金牛起航(进攻吸筹)为基础编制的金牛舵手选股指标(为了更加直观,选股指标同时配有进攻吸筹相同公式的副图指标:金牛起航)。 如果感觉可以,请加关注并推荐。在各位的鼓励下,我会努力发更多优秀东西和大家分享。 {Z基础位移-大智慧版} T1:=BARSLAST(C>MAXCYC*POW(1.1,0.9)); T2:=BARSLAST(C<MAXCYC*POW(1.1,-0.9)); T3:=CROSS(T1,T2) OR CROSS(T2,T1) OR BARSSINCE(T1+1)=0 OR BARSSINCE(T2+1)=0 OR BARPOS=1; T4:=REF(MAXCYC,BARSLAST(T3)); BPR:LN(C/T4)/LN(1.1),COLORSTICK,COLORYELLOW; STICKLINE(BPR>0,BPR,0,6,0),COLORRED; STICKLINE(BPR<=0,BPR,0,6,0),COLORBLUE; SSL:IF(BPR>0,BARSLAST(BPR<0 OR BARPOS=1),-1*BARSLAST(BPR>0 OR BARPOS=1)),LINETHICK0; 2; 1; -2; -1; {ZH基础位移-通达信版} ER:=V/FINANCE(7)*100; A0:=TMA(ER,(1-ER),1); MAXCYC:=DMA((C+O)/2,ER/TMA(ER,(1-ER),1)); T1:=BARSLAST(C>MAXCYC*POW(1.1,0.9)); T2:=BARSLAST(C<MAXCYC*POW(1.1,-0.9)); T3:=CROSS(T1,T2) OR CROSS(T2,T1) OR BARSSINCE(T1+1)=0 OR BARSSINCE(T2+1)=0 OR BARSCOUNT(C)=0; T4:=REF(MAXCYC,BARSLAST(T3)); BPR:LN(C/T4)/LN(1.1),COLORSTICK,COLORYELLOW; STICKLINE(BPR>0,BPR,0,3,0),COLORRED; STICKLINE(BPR<=0,BPR,0,3,0),COLORBLUE; SSL:IF(BPR>0,BARSLAST(BPR<0 OR BARSCOUNT(C)=0),-1*BARSLAST(BPR>0 OR BARSCOUNT(C)=0)),NODRAW; 2; 1; -2; -1; {ZH基础位移-飞狐版} ER:=VOL/CAPITAL; MAXCYC:=DMA((C+O)/2,ER/TMA(ER,(1-ER),1)); T1:=BARSLAST(C>MAXCYC*POW(1.1,0.9)); T2:=BARSLAST(C<MAXCYC*POW(1.1,-0.9)); T3:=CROSS(T1,T2) OR CROSS(T2,T1) OR BARSSINCE(T1+1)=0 OR BARSSINCE(T2+1)=0 OR BARPOS=1; T4:=REF(MAXCYC,BARSLAST(T3)); BPR:LN(C/T4)/LN(1.1),COLORSTICK,COLORYELLOW; STICKLINE(BPR>0,BPR,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