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函数引用函数主要是向前引用数据。BACKSET可以理解为向后引用某些判断信号,并不能引用具体数据。 股市技术分析主要是根据已经发生的数据,来推测未来走向的可能,所以引用函数在公式中应用得最多 函数:COUNT(X,N) 参数: X为数组,N为计算周期 返回: 返回数组 说明: 统计N周期中满足X条件的周期数,若N=0则从第一个有效值开始。 示例: COUNT(CLOSE>OPEN,20) 表示统计20周期内收阳的周期数 函数: SUM(X,N) 参数: X为数组,N为计算周期 返回: 返回数组 说明: 统计N周期中X的总和,N=0则从第一个有效值开始。 示例: SUM(VOL,0) 表示统计从上市第一天以来的成交量总和 COUNT,计数。SUM,总数、和。 当数组为逻辑运算判断的结果时,COUNT和SUM的返回值是一样的。一般习惯上,对于逻辑运算信号,用COUNT统计,返回其它数值的,用SUM统计。当COUNT统计一般数值时,数组大于等于1时,计入;小于1时,不计入。这两个函数,主要用于统计。 用COUNT(CROSS(MA(C,5),MA(C,10)),0);就可以统计出全部的五天均线上穿十天均线的金叉数。 用SUM(CROSS(MA(C,5),MA(C,10)),0);和以上得出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 股市的不随机规律,隐藏在统计概率之中。用这两个函数,可以统计很多概率性的规律。 比如,以两天的收盘价相比,昨天是下跌的,今天的下跌的概率是多少? A:=C<REF(C,1); B:=REF(A,1) AND C>REF(C,1);{昨天下跌,今天上涨} D:=REF(A,1) AND C=REF(C,1);{昨天下跌,今天平盘} E:=REF(A,1) AND C<REF(C,1);{昨天下跌,今天下跌} F:=COUNT(B,0)+COUNT(D,0)+COUNT(E,0); 上升概率:100*COUNT(B,0)/F; 下跌概率:100*COUNT(E,0)/F; 平盘概率:100*COUNT(D,0)/F; 从两市指数看,昨天下跌,今天下跌的概率始终大于50%。 那么连跌两天之后,第三天收盘的各种概率是多少? A:=C<REF(C,1) and ref(c,1)<ref(c,2); B:=REF(A,1) AND C>REF(C,1);{前两天下跌,今天上涨} D:=REF(A,1) AND C=REF(C,1);{前两天下跌,今天平盘} E:=REF(A,1) AND C<REF(C,1);{前两天下跌,今天下跌} F:=COUNT(B,0)+COUNT(D,0)+COUNT(E,0); 上升概率:100*COUNT(B,0)/F; 下跌概率:100*COUNT(E,0)/F; 平盘概率:100*COUNT(D,0)/F; 从指数的输出看,概率更明显了。 连跌三天之后呢? A:=C<REF(C,1) and ref(c,1)<ref(c,2) and ref(c,2)<ref(c,3); B:=REF(A,1) AND C>REF(C,1);{前三天下跌,今天上涨} D:=REF(A,1) AND C=REF(C,1);{前三天下跌,今天平盘} E:=REF(A,1) AND C<REF(C,1);{前三天下跌,今天下跌} F:=COUNT(B,0)+COUNT(D,0)+COUNT(E,0); 上升概率:100*COUNT(B,0)/F; 下跌概率:100*COUNT(E,0)/F; 平盘概率:100*COUNT(D,0)/F; 规律就更明显了。 不要小看这些数据。虽然没有有些“高手”做出的成功率达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公式那么夸张,但很有意义的。要知道股市中的随机因素太多,平衡性很强,稍稍的统计偏向,足可作为有用的参考。 这只是简单的例子,用这两个函数,可以做出很多的有用的统计数据。 多数的交易系统的“成功率”,可以由此统计出来。 出个“难题”吧: 有个MA5金叉MA10作为买入条件,死叉为卖出条件的交易系统,试做一个副图公式,以每次买一股计算,统计出最后的交易结果(暂不考虑手续费)。买入卖出均以收盘价计算。 函数:REF(X,N) 参数: X为数组,N为计算周期 返回: 返回数组 说明: 引用N周期前的X值。 示例: REF(CLOSE,1) 表示上一周期的收盘价,在日线上就是昨收 REF:REFERENCED,参考的、引用的。 N可以为变量,常用BARSLAST(X)等。 函数:MA(X,N) 参数: X为数组,N为计算周期 返回: 返回数组 说明: 求X的N日移动平均值。 算法: (X1+X2+X3+...+Xn)/N 示例: MA(CLOSE,10),表示求10日均价 MA:MOVING AVERAGE,移动平均。 目前倚天的MA(X,N)函数支持N为序列变量。 这个简单移动平均值,仅仅覆盖最近的N个周期,并且在每个周期中分配的权重是一模一样的,均为1/N。 移动平均线实质上是一种追踪趋势的工具,而且滞后于市场的变化。这些结果的原因,就是它的计算方法了。 从输出看,N所取周期越长,曲线就越平滑。 平滑和敏感是一对矛盾,请看: A:MA(C,5); B:MA(A,5); D:MA(B,5);{主图叠加} 输出线越来越平滑,但敏感性越来越差。 两条简单移动平均线的交叉,何时、何地所选的参数最优,可以参考倚天中的“探索最佳参数”功能。 线性加权移动平均值的算法函数,倚天并未提供。 以五天的线性加权移动平均的算法为例: 五天线性加权:(C*5+REF(C,1)*4+REF(C,2)*3+REF(C,3)*2+REF(C,4)*1)/(5+4+3+2+1); MA(C,5);{主图叠加} 由于算法的原因,线性加权移动平均线由于日子越近的权重越大,比简单移动平均线,跟随趋势要紧密一些,敏感一些。 函数:EMA(X,N) 参数: X为数组,N为计算周期 返回: 返回数组 说明: 求X的N日指数平滑移动平均。 算法: 若Y=EMA(X,N) 则Y=[2*X+(N-1)*Y']/(N+1), 其中Y'表示上一周期Y值。 示例: EMA(CLOSE,30) 表示求30日指数平滑均价 EMA中的E,可能是EXPONENT,指数、幂。 把算法写成这个样子:Y=2*X/(N+1)+(N-1)/(N+1)*Y',就可以看出,当前周期数组值所占的权重是2/(N+1),而上一周期Y值所占的权重是(N-1)/(N+1)。注意,这两个权重相加,结果为1:2/(N+1)+(N-1)/(N+1)=1。 由于一个很经典的指标指数平滑异同平均线MACD(1979年就发明出来了)里面,要用到EMA,才使EMA还在基本函数中占有一席之地。后面我们可以看到,用SMA也可以达到相同的算法。 N可以取到1,不过输出就没有加权的效果了。 函数:SMA(X,N,M) 参数: X为数组,N为计算周期,M为权重 返回: 返回数组 说明: 求X的N日移动平均,M为权重。 算法: 若Y=SMA(X,N,M) 则 Y=[M*X+(N-M)*Y')/N, 其中Y'表示上一周期Y值,N必须大于M。 示例: SMA(CLOSE,30,1) 表示求30日移动平均价 SMA中的S,不会是SIMPLE(简单)的意思吧?由于我们习惯称MA为简单移动平均线,所以称SMA为什么就大伤脑筋。 把算法写成这个样子:Y=M/N*X+(N-M)/N*Y',就可以看出,当前周期数组值所占的权重是M/N,而上一周期Y值所占的权重是(N-M)/N。注意,这两个权重相加,结果为1:M/N+(N-M)/N=1。 看出来了吧?SMA(X,N+1,2)=EMA(X,N); A:SMA(C,N+1,2); B:EMA(C,N);{N:5,2,99。主图叠加} 两条线输出一样。在SMA的参数中,N必须大于M,否则没有输出。 SMA中,数组每天所占的权重,是较为复杂的。总的来说,日子越近,所占的权重越大,当天所占的权重是M/N,前一天所占的权重是M*(N-M)/(N*N);日子越远,所占的权重就越小,上市第一天的K线数据中,在目前还有权重的体现,不过已经非常非常小了。 SMA看似解决了MA的两大缺点:1、只有N天内的数据占有权重;2、N天内数据所占权重比重一样。有所得必有所失,SMA自己的缺点体现在光滑有余,敏感不足。 有一项检测系统得出的结论称:“简单移动平均值方法既胜过线性加权平均值法,也胜过指数加权平均值法。”(<期货市场技术分析>P231),当然他们不是检测中国股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用这些移动平均函数,做出交易系统,然后进行检测。 函数:DMA(X,A) 参数: X为数组,A为计算周期 返回: 返回数组 说明: 求X的动态移动平均。 算法: 若Y=DMA(X,A) 则 Y=A*X+(1-A)*Y',其中Y'表示上一周期Y值,A必须小于1。 示例: DMA(CLOSE,VOL/CAPITAL) 表示求以换手率作平滑因子的平均价 呵呵,均线函数还有。 DMA中的D,是中文的拼音:DONG。也可能是DYNAMIC。 这个函数,与SMA是一家的,看: Y=M/N*X+(N-M)/N*Y'; Y=A*X+(1-A)*Y'; 前者说,N必须大于M,后者说,A必须小于1。然后两者就一样了:A=M/N。 说“A为计算周期”似乎不妥,A明明要取小数才行。DMA在第一根K线就开始起算,SMA要到第二根K线开始起算。 函数:HHV(X,N) 参数: X为数组,N为计算周期 返回: 返回数组 说明: 求N周期内X最高值,N=0则从第一个有效值开始。 示例: HHV(HIGH,30) 表示求30日最高价 函数: HHVBARS(X,N) 返回: X为数组,N为计算周期 参数: 返回数组 说明: 求N周期内X最高值到当前周期数,N=0表示从第一个有效值开始统计 示例:&nbs |
- 软件大小:0 Bytes
- 推荐星级:
- 更新时间:2011-03-07 05:00:12
- 软件类别: 国产软件 / 公式编辑教程
-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 授权方式: 免费版
-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 官方主页: Home Page
- 点击大图: 【一键转帖到论坛】
- 插件情况:
-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 相关Tags:倚天财经公式编辑指南 引用函数
-
(3)100%(0)0%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本网提供的公式文件说明:
* alg格式飞狐股票公式,可以用飞狐交易师或者交易师软件导入;
* fnc格式大智慧新一代公式指标,可以用大智慧股票软件使用,少部分可以用分析家股票软件引入使用;
* exp格式大智慧经典版股票公式,仅可以用大智慧经典版股票软件引入使用;
* tni和tnc格式通达信股票公式,仅可以用通达信新引入使用,例如可以用通达信股票软件引入使用;
* tne,tn6格式通达信公式,可以用通达信公式编辑器5.0版导入,推荐通达信金融终端版本;
* hxf格式同花顺股票公式,仅可以用同花顺股票软件引入使用。
以上的各种软件都可以在本网股票软件栏目找到!
* 关于股票公式时间限制,如果在引入大智慧公式,交易师公式或者飞狐公式的时候,发现公式名称栏是空白的,这时候调整电脑时间到1997年,又能出现公式名称,并且能正常显示,可能是公式使用期限已过。
* 关于还原公式源码如果你忘记了自己编写的大智慧公式,通达信公式,同花顺公式,操盘手公式,飞狐公式,博易大师公式,金字塔公式,文华公式和交易师公式等等公式的密码,本网可帮恢复源码,有.偿.服.务无意勿扰,点击在线咨询联系我。
* 关于股票公式源码编辑
本网提供的源码,一般都可以编辑成公式,如果不明白公式的编辑,在本页右侧教程录像可参考,或者找公式教程资料学习,请搜索:教程
* 如果您发现软件内容或者链接错误,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
* 站内提供的所有软件包含源码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通知我们!